关注我们
QRcode 邮件联系 新浪微博
首页 > 健康养生 » 正文

国际档案日,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条点评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档案

连接当今与历史的时空
承载沧海变桑田的记忆
2007年11月
国际档案理事会投票决定
将每年的6月9日定为“国际档案日”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之年。根据全国档案局长馆长会议精神和《2021年全国档案宣传工作要点》,今年第十四个国际档案日系列宣传活动主题为“档案话百年”。“档案”大家或许都不陌生
但你真的了解它么?
趁着国际档案日
让我们来揭开档案的神秘面纱
一起走进档案,了解档案
什么是档案?
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人从事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事、科技等方面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什么是档案工作?
档案工作是一项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事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档案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经验得以总结,规律得以认识,历史得以延续,各项事业得以发展都离不开档案。”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维护档案完整与安全,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
国际档案日的由来?
2007年11月,为了庆祝2008年6月9日国际档案理事会成立60周年纪念日,国际档案理事会全体成员在加拿大魁北克举行年度全体会议并投票决定,将每年的6月9日定为国际档案日。
国际档案日成立的主要目的在于推动社会公众认识档案和关注档案事业,通过展览、征集、座谈、参观、互动等手段,提高社会公众档案意识,增加档案工作者专业能力和职业认同。
国际档案日作为世界档案界一个盛大节日,为世界的档案工作者推动本国档案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契机。
历年国际档案日主题
2013年,国家档案局决定自该年开始,把每年的6月9日即“国际档案日”作为档案部门的宣传活动日。历年来的国际档案日的主题:
2013年6月9日“国际档案日”主题“档案在你身边”
2014年6月9日“国际档案日”主题“走进档案”
2015年6月9日“国际档案日”主题“档案——与你相伴”
2016年6月9日“国际档案日”主题“档案与民生”
2017年6月9日“国际档案日”主题“档案—我们共同的记忆”
2018年6月9日“国际档案日”主题“档案见证改革开放”
2019年6月9日“国际档案日”主题“新中国的记忆”
2020年6月9日“国际档案日”主题“档案见证小康路、聚焦扶贫决胜期”
2021年6月9日“国际档案日”主题“档案话百年”
解读档案相关法律
2021年1月1日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
正式实施
恰逢第十四个6·9国际档案日
快来了解新修订的档案法吧~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于1987年9月5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2020年6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修订,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是我国法制建设取得的一项新的成果,它是我国国家最高权力机关颁布的关于档案事业的第一部法律,是协调国家机关、集体单位和公民三者在档案方面关系的法律准绳。使档案事业的建设有了法律依据和保障,改变了过去仅靠政策、行政措施等手段来推动档案事业的做法,标志着档案和档案工作从此进入了法制管理的轨道,推定了国家档案事业的全面发展。同时,它又增强了全社会的档案意识,保证了档案财富的完整与安全,使档案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更有利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学习档案故事
《为“中央一号机密”献身的陈为人》陈为人,原名陈蔚英,湖南江华人。1924年在上海从事工人运动。1929年至1937年在上海长期从事中共地下工作。1932年起在上海负责“中央文库”的管理工作。他去世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一批没有纸边的文件,今天静静地躺在中央档案馆。它们曾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号机密”——两万余件从建党到“六大”的档案,囊括中共早期的几乎所有重要文件。
在中共内部,它们被称为“中央文库”。很难想象这些泛黄的纸片,能在国内外反动势力血腥围剿下的上海完好保存下来。“中央文库”正式组建于1930年。那时,中央领导机构由上海迁往瑞金,中央秘书处直属的档案却因安全原因无法随行。
1931年底,被巡捕房抓捕的陈为人获释出狱。因受刑过重,又染上严重肺病,组织上安排他静心休养,他却再三恳求重返工作岗位,主动当上“中央文库”保管员。从此,他和爱人韩慧英开始独门独户,离群索居。为掩人耳目,他们在党的资助下,开了一家湘绣店。他们白天经商,到了晚上,则反锁门窗,遮严光亮,整夜地猫在连直腰都难的三层阁上整理这些党的最高机密。
曾经活跃的他们不再参加党的会议,也不在公众场合抛头露面。为了保证机密文件万无一失,陈为人夫妇甚至在家里搁上了一个常年留有火种的炉子。他们相互叮嘱:一旦遭遇不测,宁愿焚楼烧房,也不能让一个纸片落到敌人手里!
1935年2月,由于叛徒告密,韩慧英落入敌手,陈为人马上转移“中央文库”。此时,他与组织失去了联系,经济来源也被切断。他几乎典当光了家中所有值钱的东西,带着孩子一天靠两顿红薯充饥。为了便于秘藏、转移,他将文件全用薄纸、小字重抄一遍,剪掉四边的空白,分类归档。
这年冬天,韩慧英忽然回来了。她在狱中受尽酷刑,但坚贞不屈,终于蒙过敌人,获释回家。1936年秋,陈为人也和组织重新接上了关系,并将保存完好的“中央文库”移交组织。
那时,陈为人身体已虚弱不堪,大口吐血。1937年3月12日,38岁的年轻生命便戛然而止。新中国成立后,陈为人被追认为革命烈士。“中央文库”历经转移,保管者也数易其人,最终在一个个共产党员的手中安然走进新中国。
档案是真实的历史记录,是重要的信息资源,是宝贵的文化财富。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都有保护档案的义务;公民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都要有意识地保存凭证,留存档案。让我们珍惜身边的档案资源,为后人、给未来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
来源:曲江新区
原标题:《国际档案日,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阅读原文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迁安“十大网红”在这里!且看“喜榜”!
响应倡议 迅速行动支持“春蕾计划

已有条评论,欢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