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QRcode 邮件联系 新浪微博
首页 > 清境资讯 » 正文

[医改,新华社]国务院“高级幕僚”朱幼棣病逝,曾连出两书直指医疗腐败根基

   条点评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朱幼棣 资料图
       据《台州晚报》报道,6月3日下午,朱幼棣因突发脑溢血,后抢救无效,不幸离世,享年65岁。
       朱幼棣曾是新华社著名记者,曾任国务院研究室社会发展司司长,并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是首届地球奖、中国新闻荣誉奖获得者,累计出版著作十余部,涉及医疗改革、环境保护等领域。
       朱幼棣是浙江黄岩人,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
       据《瞭望东方周刊》报道,1974年到1978年,在浙江省205矿五部矿区当技术工人的朱幼棣,同时承担着矿里的办公室文书、电影放映员、会议记录员的工作,还包办了批判专栏板报,同时任《浙江日报》的通讯员。
       1983年大学毕业后,朱幼棣被分配到新华社国内部工业采访室,负责交通、铁路、轻工部等条线。
       1995年,朱幼棣任新华社政治室主任,开始跟着领导去外地考察,后来又在山西省办公厅、国务院扶贫办任职。
       在新华社任职期间,朱幼棣参与合著的长篇通讯《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曾荣获第六届中国新闻奖特别奖。
       财经作家吴晓波曾在朱幼棣出版的《后望书》序文中写道,“他写出过很多轰动一时的新闻报道,还是第一个去南极的记者,比万科的王石早了十多年。有一段时间,他担任国内部中央新闻组的组长,专跑中央常委这条线,在新华社的传统里,这是一个很崇高而敏感的职位,朱幼棣每天跟在中央领导人的后面东跑西颠,写他们的行踪和指示,当年《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老是‘新华社记者朱幼棣报道’。”
       2001年到2011年,朱幼棣担任国务院研究室社会发展司司长。其间,朱幼棣参加过不少中央政策的调研和内参工作。吴晓波形容他是“高级幕僚”,“从此,‘朱记者’不见,出现了一个天天搞调研、写报告的‘朱司长’。”
       2011年,61岁的朱幼棣推出一本400页、40万字的著作《大国医改》,直击中国医疗乱象的利益链条。有媒体评论道,这本书“是在为中国医改刮骨疗毒”。
       今年5月,朱幼棣再接再厉,推出医改深度观察长文——《无药》,撰述2009年新医改起步以来的所见所闻所感,揭发医改“退二进一”、漏洞百出的窘状,直指医改腐败的根基,成为继《大国医改》之后又一部揭露医改内幕的时论著作。
       《台州晚报》报道还提及,几年来,朱幼棣也通过国务院研究室等渠道,将相关的研读报告递送到中央高层。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媒体号]CNN总部被砸,白宫紧急封锁
[全俏新品分脂片能赚钱吗,全俏减脂片]全俏新品分脂片能赚钱吗?全俏减脂片

已有条评论,欢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