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QRcode 邮件联系 新浪微博
首页 > 清境资讯 » 正文

2022年全球航天发射活动分析报告丨-V

   条点评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2022年全球航天发射活动分析报告

文 | 刘李辉,陈德鹏,姚飞,王昊

一、总体概况

2022年,全球共进行航天发射活动186次(以北京时间计:1月7次、2月13次、3月13次、4月14次、5月12次、6月16次、7月16次、8月18次、9月16次、10月23次、11月19次、12月19次),远超2020年的114次和2021年的145次,其中成功178次,失败8次。涉及21个航天发射地点和44个国家/地区,共向太空送入2484个航天器,其中近地轨道2413个、中地球轨道15个、高地球轨道39个、地外轨道15个、未知2个。

图1 2022年全球航天发射活动总体态势图

二、航天发射数据分析

一次航天发射活动可产生诸多信息,比如:国家/地区、发射时间/地点、载荷所属国家、运载火箭、卫星名称、卫星载荷、卫星用途等,下面根据常用的信息辨识角度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发射情况进行分析。考虑到俄罗斯是航天发射大国,且发射活动相对独立,因此该部分内容将俄罗斯从欧洲抽离出来作为单独统计,以便更好地分析各国家/地区航天发射活动情况。

(一)按国家/地区

全球开展的186次航天发射活动中,根据发射任务的主导组织或机构国籍来划分,美国87次(含在新西兰玛希亚半岛航天发射场的9次),中国64次,俄罗斯21次,欧盟+英国6次,日本1次,韩国1次、印度5次、伊朗1次。其中,美国失败3次、中国失败2次、欧盟(含英国)失败1次、日本失败1次、印度失败1次,全球发射活动成功率为95.7%。

注:俄罗斯联盟火箭在法属圭那亚太空中心进行的1次发射,因发射服务商是阿里安空间公司,本文将其归入欧盟的发射统计,特此说明。

图2 2022年全球航天发射活动次数统计图(按国家/地区)

美国和中国仍然是全球航天发射大国,总发射次数接近,两国发射次数占全球总发射次数的81.2%,均比其他国家发射次数总和还多;俄罗斯处于第二梯队,发射活动保持在一定水平,但较去年计划出现了较大缩水;在全球疫情和俄乌冲突较为紧张的态势下,欧洲航天发射活动频次较前两年下降明显;印度在独立自主发展航天的战略牵引下,发射任务较往年有一定幅度增长;值得注意的是,日本、韩国等国家或地区的航天发射任务明显下降,多数航天器入轨任务交由美国执行,这与它们前期制定的航天发展战略出现了较大偏差,除政治等原因外,疫情态势、经济形势成为了重要制约因素。

1、美国的3次失败发射

(1)北京时间2022年2月11日4时左右,美国Astra Space公司在卡纳维拉尔角天军基地使用Astra Rocket -3.3型运载火箭开展了4颗立方体卫星发射活动,火箭上面级在起飞后3分钟同一级分离后很快出现翻滚、失去了控制,发射任务失败。

(2)北京时间2022年6月13日1时43分,美国Astra Space公司在卡纳维拉尔角天军基地使用Astra Rocket-3.3运载火箭发射NASA的两颗气象卫星TROPICS-02/03时,火箭第二级引擎提前关闭,导致卫星未能入轨,发射任务失败。

(3)北京时间2022年10月1日19时01分,美国萤火虫公司在范登堡天军基地使用萤火虫Alpha运载火箭执行了Serenity-2等7颗小卫星的发射任务“To the Black”,但据卫星轨道数据分析,发射卫星仅在200公里左右、136.9°的近地轨道,低于目标轨道高度,发射任务失败。

2、中国的2次失败发射

(1)北京时间2022年5月13日15时09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双曲线一号运载火箭执行发射任务,计划将 “吉林一号”魔方01A(R)星送入500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但火箭在升空后不久飞行出现异常,发射任务以失败告终。

(2)北京时间2022年12月14日16时30分,我国首枚液氧甲烷商业航天运载火箭-朱雀2号遥一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一级、二级主机飞行正常,二级游机工作异常,发射任务失利。

3、印度的1次失败发射

北京时间2022年8月7日11时48分,印度航天局在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使用SSLV小型运载火箭发射对地观测卫星EOS-02和教育资源卫星AzaadiSAT时,由于火箭识别传感器出现故障,导致卫星未能入轨,发射任务失败。

4、日本的1次失败发射

北京时间2022年10月12日8时50分,日本在内之浦宇宙发射中心执行Epsilon-6运载火箭发射任务时,火箭第三级点火发生故障,随后发出了飞行终止自毁的指令,任务失败。火箭上载有RAISE-3等9颗卫星。

5、欧盟的1次失败发射

1.北京时间2022年12月21日9时47分,阿里安公司在圭亚那太空中心使用织女星-C型运载火箭发射2颗商业昴宿Neo(Pléiades Neo)-5/6遥感卫星过程中,火箭第二级推进器出现压力不足,导致卫星轨道出现较大偏差,最终发射任务失败。

(二)按航天发射地点

全年航天发射活动共涉及22个发射地点,详细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2022年全球各航天发射地点发射次数统计表

全球较为活跃的发射场主要有美国的卡纳维拉尔角天军基地(36次)、肯尼迪航天中心(20次)、范登堡天军基地(17次),中国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25次)、西昌卫星发射中心(16次)、太原卫星发射中心(14次),俄罗斯的普列谢茨克航天发射场(13次)。全球发射任务活跃地较前两年总体没有变化,仍以老牌发射基地为主,由于星链卫星固定以卡纳维拉尔角天军基地和肯尼迪航天中心为发射地,两处年度发射任务量很大,增幅明显;由于俄乌冲突及附加的俄欧关系破裂,俄罗斯发射任务重心也以自我供给为主,普列谢茨克航天发射场取代了去年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所发挥的作用。

(三)按运行轨道类型

从航天器运行轨道的角度区分,全年186次航天发射活动送入的2484个航天器中,2413个运行于近地轨道,15个运行于中地球轨道,39个运行于高地球轨道,15个运行于地外轨道,2个未知,详细信息如图3所示:

图3 2022年入轨航天器运行于不同卫星轨道的数量统计图

在运行于近地轨道的2413个航天器中,有614个运行于太阳同步轨道、1799个运行于非太阳同步轨道;在运行于中地球轨道的15个航天器中,有14个运行于中圆地球轨道、1个运行于中椭圆地球轨道;在运行于高地球轨道的39个航天器中,有2个运行于闪电轨道、37个运行于地球静止轨道;15个地外轨道航天器中,3个运行于日心轨道、12个运行于环月轨道;2个未知轨道的航天分别是美国军事秘密卫星NROL-162和NROL-199,基于NROL系列卫星的长期运行状态,可判定它们均运行于近地轨道,但是否处于太阳同步轨道未可知。

运行于近地轨道的航天器数量占比97.1%,这一比例与去年基本持平,运行于地外轨道的航天器数量明显增多,特别是环月轨道,这与各国计划在今年开启探月之路的航天战略是相适应的。

(四)按航天器功能用途

全年成功发射进入太空的2484个航天器中,通信类有1939个、对地观测类有188、科学技术类有203个、空间站服务类有18个、空间行动类有3个、其它类124个(有106个多功能卫星、18个未知卫星),详细信息如表2所示:

表2 2022年全球入轨航天器数量统计表(按功能用途)

总体来看,通信类卫星占比最大,达到78%,其中网络服务卫星更是以1800多颗成为“独一档”,比所有其他类卫星之和还多,这与近几年网络服务类卫星星座蓬勃发展有关;科学技术类卫星总和首次超过对地观测类卫星,打破了太空第二用途就是对地观测获取图像信息的习惯性认知,也证实航天领域正掀起技术探索热潮,特别是采用卫星部署器在轨进行航天器二次释放定轨;7个行星探测航天器旨在为人类再次登月展开先期探索和技术试验工作,2个恒星探测航天器均为太阳探测系统,为进一步掌握太阳活动规律收集实测数据;空间站活动克服疫情、俄乌冲突等诸多因素影响,如往年一样按计划开展,共完成7次载人航天、9次空间站物资补给和2次空间站建设任务;多功能卫星入轨数量破百,在技术试验、教学任务、仪器系统测试、地球环境探测与遥感成像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功能复合型航天器发展趋势越发明显,已然成为现代太空发展的主流方向之一;同时,各航天大国在开展核心项目建设中非常注重保密工作,今年未公开任何信息的航天器有18个,为近几年最多,11个属于美国、4个属于俄罗斯、3个所属国未知,其中10个在拼单发射任务中隐蔽性入轨。

(五)按航天器载荷所属权

全年进入太空的2484个航天器中,所属权分别归于44个国家/地区,其中个别航天器为两国共同所有,详细信息如表3所示:

表3 2022年国家/地区成功进入太空的航天器数量统计表

美国在入轨卫星数量上遥遥领先,比其它所有国家总和还多,占比达到78.9%,这一比例较前两年有明显增加,继续保持着卫星数量和轨位资源的优势,这种优势将继续扩大;美国、中国、欧盟/英国、俄罗斯形成的“一超多强”航天态势没有改变,载人航天、空间站物资补给始终由航天大国主导;日本、韩国、印度的追赶压力始终存在,且在国际合作方面逐渐凸显出其战略优势;入轨航天器所属国家/地区由去年40个增加到44个。

三、特点分析

(一)发射次数增幅提高

今年航天发射次数再创新高,达到186次,增幅在去年基础上有了一定提高,在航天发射地点保持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发射次数增加40余次,可知部分发射场年度发射频次明显增多,其中增幅明显的是美国三个发射场:范登堡天军基地、卡纳维拉尔角天军基地和肯尼迪航天中心。

图4 近几年全球航天发射次数统计图

(二)星链卫星入轨数量剧增

星链星座在2019年正式启动以来,入轨数量逐年增多,在2020年的首次突增后,今年发射工作已进入正轨,再次迎来数量剧增,从去年的989颗增至1732颗,如图5所示。

图5 星链卫星近几年入轨数量统计图

发射组数也由2020年的14组、2021年的19组(2次拼单任务)增至今年的34组,在完成1期壳层4组网任务后,也开启了2期的首批次发射。今年的34次专项发射中,按月分布如图6所示。

图6 星链卫星2022年每月专项发射次数统计图

星链卫星专项发射平均每月在3次左右,其中7至10月连续稳定地保持在3次以上,完成壳层4的部署任务,但今年未完成星舰部署星链卫星的任务构想,具体原因可能是星舰研制进度未按预期执行。目前,星链卫星已入轨3676颗,在轨实际数量在3300颗左右。

(三)SpaceX公司航天发射业务增速明显

在俄乌冲突影响下,今年很多航天发射任务未能按计划实施,诸多发射合同被废止或延期,加之近几年疫情影响了经济发展,航天发射技术发展受限,诸多卫星运营商更愿意选择经验丰富、财务稳定、技术成熟的发射机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就是其中佼佼者。今年共完成61次发射任务(去年32次),除星链卫星专项发射外,还有27次商业发射活动,是去年的2倍,用户涉及NASA、一网、ICEYE、Eutelsat等重要航天客户,涵盖欧洲、亚洲、美洲等32个国家地区,抢占了大部分航天发射市场,实现了航天发射商业模式的成功探索。

(四)地外探测重点偏向月球

在“阿尔忒弥斯”计划的推动下,美国带领相关加盟国在今年重启了探月之路,入轨的9个地外探测航天器中有7个运行在环月轨道或将着陆月球,拍摄/实测月球环境图像/数据或开展技术验证试验,为下一步宇航员登月作准备,改变了前两年以火星探测为主的地外探测发展方向。

2022年全球航天发射活动统计表

>End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合盛星辰悦容妍微雕隐龄素见效快吗 ? - 副本 (3)丨-V
路易经典祛斑加盟培训力度大吗?项目的前景如何?丨-V

已有条评论,欢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