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QRcode 邮件联系 新浪微博
首页 > 食疗养生 » 正文

事关孩子:赣州鼓励中小学每天开1节体育课!

   条点评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近日,赣州出台实施意见
加强和改进中小学校体育工作
鼓励中小学校每天开1节体育课
推进学校和公共体育场馆开放共享
一起来看赣州市体育局、市教育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小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要从落实学校体育工作规范,完善青少年竞赛体系,深化市体校改革,扩大优化体育项目布局,打造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完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网络体系,改善体育场地设施七个方面,培养优秀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鼓励中小学校每天开1节体育课
《实施意见》明确学校体育由教育部门主抓、体育部门协助指导,形成既分工负责、又密切协作的学校体育工作新局面。运动员文化教育、学校体育等政策法规在体育、教育部门得到有效落实。
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
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学校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鼓励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程帮助学生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高中阶段体育课程进一步发展学生运动专长,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积极推广传统体育项目
认真梳理武术、摔跤、棋类、射艺、龙舟、毽球、跳绳、五禽操、舞龙舞狮等中华传统体育项目及赣南客家传统体育项目,因地制宜开展传统体育教学、训练、竞赛活动,并融入学校体育教学、训练、竞赛机制,形成传统体育项目竞赛体系和“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发展格局。
强化学校体育教学训练
逐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学校体育教学模式。教会学生科学锻炼和健康知识,指导学生掌握跑、跳、投等基本运动技能和足球、篮球、排球、田径、游泳、体操、武术、冰雪运动等专项运动技能。每学年至少举办一次学生运动会或体育节,合理安排校外体育活动时间,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促进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加强青少年学生军训。
配齐配强体育教师
在中小学校设立专(兼)职教练员岗位。建立聘用优秀退役运动员为体育教师或教练员制度。有条件的地方通过购买服务方式,与相关专业机构等社会力量合作向中小学提供体育教育教学服务,缓解体育师资不足问题。实施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支教计划。通过“国培计划”等加大对农村体育教师的培训力度,支持高等师范院校与优质中小学建立协同培训基地。
推进学校和公共体育场馆开放共享
根据《实施意见》,我市坚持以省运会、省锦标赛、省学运会、市运会、市锦标赛和市“英东杯”中小学生运动会等为重点,整合全市学校体育联赛,完善青少年竞赛体系。鼓励社会力量、体育社会组织参与和举办各级各类青少年体育比赛。
体育、教育部门在赛事安排、组织、管理等方面,全面融合、资源共享,不断完善青少年竞赛体制。
深化市体校改革
市体校积极培养专业特色和拔尖体育后备人才,配备复合型教练员保障团队,以适当形式与具备条件的中小学校合作,以训练项目下沉到校园等方式,为学校提供训练设施、教学服务、师资力量等。
同时,市体校积极选派优秀教练员到体育重点项目学校定期指导训练和竞赛,协助制订训练和竞赛计划,并建立长效机制。将市体校建设成为一所训练竞赛、日常管理由体育部门负责,运动员文化教育、教师教学培训及职称评定由教育部门负责指导,教体各负其责、密切协作、优势互补、融合发展的多元化特色学校。
大力改善青少年体育设施条件
统筹好学校和社会资源,坚持长远规划和近期目标相结合,将改善青少年体育设施纳入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十五分钟健身圈”。城市和社区建设规划要统筹学生体育锻炼需要,新建项目优先建在学校或其周边。选择部分试点学校,规划建设一批攀岩等时尚体育场地设施,推动时尚体育运动项目在校园蓬勃发展。
推动公共体育设施开放共享
完善学校和公共体育场馆开放互促共进机制,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公共体育场馆向学生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提高体育场馆开放程度和利用效率。鼓励学校和社会体育场馆合作开设体育课程。
来源:赣州市体育局、赣州市教育局、客家新闻网
原标题:《事关孩子:赣州鼓励中小学每天开1节体育课!》
阅读原文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阳江人 你的北斗导航已开启……快来看看有多少颗北斗卫星陪伴着你~
音浪太强!不晃会被撞到地上

已有条评论,欢迎点评!